时间 贷款 费用 银行 车辆 公司 价格 企业 万元 自己的

广发民丰一年定期开放债券财报解读:份额大增152%,净资产涨43.5%,净利润2207万,管理费159.9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6:00: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29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广发民丰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净资产规模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盈利增长显著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

2024年,广发民丰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基金表现亮眼,本期利润达22,074,905.50元,较2023年的14,290,631.03元增长了54.46%。本期已实现收益为15,415,208.42元,相比2023年的11,473,035.29元,增幅达34.36%。这表明基金在投资运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年份本期利润(元)同比增长本期已实现收益(元)同比增长
2024年22,074,905.5054.46%15,415,208.4234.36%
2023年14,290,631.03-11,473,035.29-

基金资产净值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742,050,631.39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516,984,034.23元,增长了43.53%。这一增长反映了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大,显示出基金在市场中的吸引力有所增强。

年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同比增长
2024年末742,050,631.3943.53%
2023年末516,984,034.23-

基金净值表现: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份额净值增长率

2024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02%,虽实现了正增长,但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99%,基金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过去三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95%,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24%,同样存在一定差距。

时间区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差值
2024年4.02%6.99%-2.97%
过去三年8.95%15.24%-6.29%

累计净值增长率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2024年末,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3.88%,反映了基金成立以来的总体收益情况,但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1.87%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投资策略与运作:债券市场波动中求稳

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债券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下行幅度较2023年有所扩大,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近90bp。各季度市场情况不同,一季度资金面偏宽松,债券收益率下行,超长利率债表现突出;二季度存款手工补息调控落地,非银机构配置需求上升,推动债券收益率再度下行;三季度多项政策利率下调,债市收益率一度大幅下行,但9月下旬稳增长政策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债券收益率转为快速上行;四季度地方债发行好于预期,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年末债券收益率再度快速下行。

基金投资策略

本产品以净值平稳增长为目标,采取适度杠杆和中性久期的全年基本策略,主要持仓品种为利率债。同时,密切跟踪市场动向,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持仓券种结构、组合杠杆和久期分布,以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净值平稳增长。

业绩表现归因:多因素共同作用

投资收益贡献

2024年投资收益为19,058,993.84元,其中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为17,084,872.29元,债券投资收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为1,974,121.55元。投资收益的增加对基金本期利润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项目金额(元)
投资收益19,058,993.84
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17,084,872.29
债券投资收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1,974,121.55

公允价值变动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659,697.08元,表明基金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价值上升,对基金利润增长有正向贡献。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债市面临调整压力

展望2025年,财政政策转向后,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降低,但物价和经济弹性修复仍需时间,货币政策整体维持“适度宽松”基调。债券市场主线聚焦于债市供求关系变化、宽信用情况以及全年资金价格水平等。当前债券票息绝对水平较低,套息空间有限,投资操作难度加大,且存在潜在供给冲击,预计债市将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不过,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大幅调整风险或许较低。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稳定

基金管理费

2024年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1,579,978.05元,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30%年费率计提。与2023年的1,525,041.74元相比,有所增加,这与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有关。

年份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同比增长
2024年1,579,978.053.59%
2023年1,525,041.74-

基金托管费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266,565.74元,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05%年费率计提,较2023年的255,789.48元有所上升,同样是由于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同比增长
2024年266,565.744.21%
2023年255,789.48-

交易费用与投资收益:债券投资主导

交易费用

2024年交易费用主要包括审计费用51,000.00元、信息披露费120,000.00元、银行汇划费4,003.59元、账户维护费36,000.00元等,合计212,203.59元,与2023年的212,572.37元基本持平。

项目2024年金额(元)2023年金额(元)
审计费用51,000.0051,000.00
信息披露费120,000.00120,000.00
银行汇划费4,003.594,372.37
账户维护费36,000.0036,000.00
其他1,200.001,200.00
合计212,203.59212,572.37

投资收益

如前文所述,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买卖债券差价收入构成了投资收益的主要部分,反映出基金投资策略以债券为主导。

关联交易:无重大关联交易

本报告期内,基金无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的股票交易、权证交易,也无应支付关联方的佣金。与关联方进行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债券(含回购)交易、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等均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事项。报告期末除基金管理人之外的其他关联方未投资本基金。

投资组合:债券占据主导地位

资产组合情况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为925,918,888.26元,占基金总资产的99.98%,其中债券投资925,918,888.26元,充分显示出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主导地位。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160,980.14元,占比0.02%,其他各项资产441.59元,占比0.00%。

项目金额(元)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固定收益投资925,918,888.2699.98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160,980.140.02
其他各项资产441.590.00

债券投资明细

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前五名债券投资中,政策性金融债和同业存单占比较高。如24农发03债券,数量1,500,000张,公允价值154,880,136.99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20.87%。

序号债券代码债券名称数量(张)公允价值(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240403.IB24农发031,500,000154,880,136.9920.87
2230310.IB23进出101,000,000112,675,792.3515.18
3200307.IB20进出07800,00085,375,213.1111.51

基金份额持有人:机构投资者为主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52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2,905,791.68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732,259,503.84份,占总份额比例100.00%,表明该基金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持有。

管理人从业人员持有情况

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份额总数为0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0.0000%,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以及本基金基金经理持有本开放式基金份额也均为0份。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申购推动份额大增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483,604,222.89份,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为248,655,280.95份,无赎回份额,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732,259,503.84份,较期初增长了151.50%,主要是由于申购份额的大幅增加。

时间基金份额总额(份)变动情况
本报告期期初483,604,222.89-
本报告期期末732,259,503.84增长151.50%

风险提示

单一投资者集中风险

报告期内,本基金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如机构投资者在2024年1月1日 - 12月31日持有份额473,394,243.51份,占比64.65%;在2024年12月5日 - 12月31日新申购149,193,355.88份,占比20.37%。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个别投资者大额赎回对基金资产运作及净值表现产生较大影响,极端情况下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还可能影响投资者赎回业务办理,甚至导致基金面临转换运作方式、合并或终止合同等情形。

债市波动风险

尽管2024年基金取得了一定收益,但债券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2025年债市面临潜在供给冲击和调整压力。基金虽采取了相应投资策略,但仍可能因债市波动而影响收益,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变化,谨慎投资。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