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费用 银行 车辆 公司 企业 万元 价格 自己的

肝移植界运动健将,南京半马实现PB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1:10:00    

转自:南京晨报

“我是2022年4月13日做的肝移植,再过1天,就是我术后3周年。”4月12日,“新生二十载·新肝宝贝再相聚”主题活动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举行。和付林一样,250余名肝移植术后患友及家属等共计3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一场跨越生死的医患之约。

从“生死博弈”到马拉松PB,“他做到了!”

“我是2022年4月12日接受的肝移植手术,之前还经历了心脏赘生物切除、脑梗突发失语,我比别人在ICU多待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今年36岁的付林回忆说,但是出了ICU以后,感觉就像到了新世界,身体的感觉也是一天天地好转。但是术后,正常人15分钟就能走完的路,他花了半个小时才走完。

“刚开始也非常想不通,‘为什么是我’,也经常无语地呐喊,后来也慢慢接受了。”付林告诉记者,如今的他爬山、打球、骑车、游泳,也参加了马拉松。“我记得去年马拉松比赛,我跑过拱门的时候,我就哭了,我觉得我做到了,而且可能比正常人还厉害。我想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我们可以活得有质量,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式,就能过有滋有味的生活!”付林说。

如今的付林,被肝友们称为移植界的运动健将,就在前阶段举行的2025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上,付林更是收获了自己的最好成绩(PB:Personal Best):1小时56分钟。

1500余例“新肝宝贝”,其中最长生存期已达25年

活动现场,和付林一样,还有肝移植术后20年以上、10年以上以及活体肝移植术后等4位患者代表纷纷上台,分享移植术后的“重生”故事。其中,现年60岁的方先生还是位“镜面人”。

“我的父亲是一位镜面人,他的心脏、肝脏、脾脏等脏器与正常人是相反的,所以他的手术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医学挑战。”2019年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方凤武委托女儿代为讲述了他的故事,“镜面人的手术在国内外各大网站可查的资料都很少,但省人医的医护人员高超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帮我们度过了危机。”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告诉记者,自1995年完成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该院肝胆外已累计完成肝移植1500余例,存活20年以上者34例、15年以上96例、10年以上237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最长生存期达25年。“许多年轻患者术后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如今已走进大学校园。”王学浩院士强调,“肝移植不仅是延续生命,更是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生活。”

“让医学的温度贯穿生命的每一程”

“每一个生命的奇迹转还都离不开医院多学科的综合实力,离不开医护人员对每一个生命不抛弃、不放弃,更离不开患者的信任、家属的坚持。”该院肝胆外科主任李相成感慨道,“回顾过去,我们一起迎接过无数挑战:昏迷11天的急性肝衰竭、16公斤的巨大肝囊肿、内脏全反位的镜面人、门静脉血栓、二次肝移植……遇到一些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作为医生的我们心怀忐忑,担心甚至内疚,但你们依然选择信任,因此我们愿意付出时间、精力、汗水来换取你们的康复,我们愿意为你们在手术台上拼搏20小时,甚至更久。”

“医院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地方,医生不但是治病,更重要是救人。”该院党委书记丁强在致辞中表示,医院肝胆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王学浩院士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队伍一次次突破手术禁区,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肝移植手术只是治疗过程中的起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健康管理同样重要。”丁强强调,“未来我们要持续完善患者全程关怀体系,包括药物管理、营养支持、心理调适等多方面,让医学的温度贯穿生命的每一程,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通讯员 何雨田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