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
春潮涌动,花样菏泽。一股较强冷空气携带偏北大风如期而至,让正值盛花期的牡丹经历了一场“春日考验”。然而,在花海摇曳演绎着一场人与花的春日“双向奔赴”。在曹州牡丹园、天香公园等各大牡丹园主观赏区,及时紧急搭建防风墙,牡丹花枝在风中轻颤却未折,万千牡丹昂首挺立,用盛放的姿态诠释着坚韧,更见证着一座城市与花海的深情守护。
4月10日,菏泽市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1日夜间到13日白天将迎来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为保持牡丹观赏性,4月11日,菏泽曹州牡丹园景区等牡丹园开始紧急搭建防风墙。
强风过境,早花期牡丹首当其冲。天香公园、曹州牡丹园等牡丹园牡丹花朵依然饱满挺立,粉白、朱红、金黄的花簇在绿叶间倔强绽放。
据了解,牡丹“舍命不舍花”的特性,用生命绽放美丽,“只要有了蕾 宁愿死也要开花”这种植物学上的“孤勇”,恰如菏泽花农与牡丹相守千年的执着——早在大风来临前,全市十余处牡丹园区已搭建防风墙,将强将风带来的机械损伤降至最低。
眼下,正值菏泽牡丹的盛花期,仍有不少游客前来,共赴一场一期一会的相约,感受牡丹的独特魅力。当下,各牡丹观赏园内,珍品牡丹竞展殊姿,二乔醉倚东风半含羞,赵粉轻点绛唇初试妆,层层锦绣次第舒展,浩荡花潮漫过雕栏画槛。
大风过后,当清晨的第一缕光洒下,牡丹却依旧亭亭玉立,热烈绽放。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每一片都诉说着生命的坚韧。它们不畏惧狂风的肆虐,用倔强的盛开证明着自己的顽强。
现在,让菏泽牡丹开得更久更美、更具价值是仍是菏泽育种人不约而同的默契。除以孙文海为代表的民间育种家外,在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了由32位专家组成的牡丹产业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从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引进拔尖人才40余名,培育的新品种数量占国内总量的80%。
风过留香,牡丹待君来。眼下,菏泽各大牡丹园正常开放,早中晚花品种接力盛放。不妨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期待,赴一场“风雨后的约会”——看牡丹如何在挑战中舒展,见证这座“中国牡丹之都”的春日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