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桃林中拍照留念。梁文栋 摄
打造“花海”已经成为阳春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做法之一。龙敏 摄
潭水镇菊花生产基地。刘贻汪 摄
春天的阳春繁花盛开,在绵延的花海间,“美丽经济”正以缤纷姿态绽放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潭水镇,菊花正值上市期,花农喜迎丰收;在春城街道黄沙村,禾雀花与非遗灯会交相辉映,打造出“非遗+花海”的独特文化体验;在春城街道双树村,花海长廊成了婚纱摄影的好去处,带动了乡村旅游;在岗美镇各地,兼具美学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庭院如雨后春笋,“推窗见景、开门迎客”的庭院经济新业态逐渐成形……
当姹紫嫣红邂逅发展智慧,阳春市正以“花样文章”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农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南方日报记者 罗天
通讯员 余振昌 刘翰星 刘贻汪
潭水镇 菊花每亩产值可达3.5万元
当下,时值菊花大量收获上市季节,阳春市潭水镇菊花生产基地的大棚里,种植户正忙着采摘菊花,精心包装后上市销售。
在潭水镇鱼田自然村的花田里,花农们有的剪花、有的扎花、有的包装,大家忙个不停。“鱼田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花,到现在已有近40年。”花农谢何生介绍,菊花易管理、时间短、收效快,每年10月开始种,第二年2月就可以收获。
据悉,今年,鱼田村共种植了菊花180亩,以白菊花、黄菊花为主,现在市价为每枝菊花1元左右,按每亩产量4万至5万枝计算,每亩产值可达3.5万元。
在发展花卉产业过程中,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潭水镇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优化产业品种结构,抓好生产技术栽培管理和服务,将花卉产业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重点产业。
此外,潭水镇还加强花卉生产技术指导和种植经验推广,实行分类指导、连片种植,目前已经建立以旗鼓村、新凤村等为主的花卉生产基地,种有菊花、富贵竹、针葵花等品种,其中全镇菊花种植面积1500多亩,产品远销多地,助力村民增收。
春城街道黄沙村 “非遗+花海”引游客打卡
近日,记者来到阳春市春城街道林田村委会黄沙自然村的禾雀花基地、荔枝和龙眼基地,只见禾雀花、荔枝花和龙眼花竞相盛开,形成美丽的花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打卡,同时体验当地的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灯会”。
在黄沙村50多亩禾雀花基地,紫色、白色的禾雀花含苞时如雏鸟待哺,盛开的似振翅欲飞,惟妙惟肖,吸引众多蜜蜂前来采蜜;亮丽的禾雀花美景格外夺目,吸引本地村民和外地市民前来观赏、进行艺术创作和拍摄打卡。
在黄沙村40多亩荔枝、龙眼基地,当前荔枝、龙眼陆续进入盛花期,游客们来到桂味、糯米糍荔枝和龙眼基地现场,荔枝树白的黄的花朵争相开放,龙眼树也挂满花骨朵等待开放,满园花香四溢,不少蜜蜂持续在果园采蜜追花,有的蜜蜂在果园安营扎寨,游客们赏花观蜂,乐在其中。
据了解,“黄沙灯会”至今有542年历史,2024年被列入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十举行庆典,由本村村民点花灯、挂花灯和燃放礼炮,已成为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游客们春日体验“黄沙灯会”非遗,感受非遗魅力,不仅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更有力地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土特产等产品销售,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春城街道双树村 “花海乐园”成婚纱摄影基地
连日来,阳春市春城街道林田村委会双树自然村花海诱人,游人如织,村中桃花园、禾雀花园、吊钟花景点、紫花风铃园、白蔻观赏园等地风景如画,助推“美丽经济”绽放。
据悉,双树村打造出300亩野生禾雀花景点、100亩野生的吊钟花景点,创办了20亩生态农业桃花观赏园、种植300棵大红桃树,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步入双树村桃花园,一棵棵桃树上桃花缀满枝头,一朵朵大红桃花迎风招展,桃花争先恐后地开放,如画的乡村美景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抢先前来观赏,有力带动了该村民宿经济和土特产销售。
漫步禾雀花基地,一串串硕大的紫色、白色禾雀花挂满树藤,犹如禾雀飞舞,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双树村还投入100多万元优化人居环境,筹措40多万元建设一幢200多平方米的文化楼;投入190多万元建设了农村公路3.26公里“单改双”和标线等民心工程。
目前,双树村以花为“媒”,促推“美丽经济”绽放,致力打造禾雀花景点婚纱拍摄基地、桃花观赏园婚纱拍摄基地以及吊钟花基地等,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带旺乡村旅游。
岗美镇隆岗村 缤纷花朵让方寸庭院更美
走进岗美镇隆岗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内外绿意盎然,鲜花竞相绽放,瓜果蔬菜生机勃勃,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岗美镇一直以来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提升乡村风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积极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其中,不少村民从最初的观望者,转变为如今的积极参与者,主动投身到庭院改造的热潮中。
隆岗村的李先生家就是美丽庭院建设的一个典型代表。过去,李先生家的庭院是杂物堆放地,偶尔种上一两棵蔬菜。在建设美丽庭院的号召下,李先生一家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清理了庭院中的杂物,在院子里修建了一个小鱼池,周围种上了石斛、兰花、月季等植物。
走进李先生的美丽庭院,仿佛置身于一座“百花园”。在小小的庭院里竟藏有六七十个品种的植物,从娇艳的石斛花到淡雅的兰花,再到郁郁葱葱的巴西樱桃树,庭院里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四季都有好景色,甚至还养了蜜蜂,每一处都彰显着主人的巧思。
庭院里设计最独特的还属石斛。它打破传统的盆栽方式,利用竹墙作为背景,将原木横架其上,悬挂的花盆被麻布袋紧紧裹住,这样能让石斛自然垂落生长,形成立体绿植景观,兼具观赏性与生态性。
除了李先生的庭院,隆岗村其他村民的庭院也各具特色,有的布置石桌石凳,透着闲适的生活气息,有的精心修剪花卉,打造出别致的造型。
在岗美华侨办事处党总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辀家里,两棵造型独特的海岛黄杨树是他最用心、最满意的作品。黄杨树枝有的向上伸展,有的向下低垂。枝叶层层叠叠,搭配着底部覆盖的青苔与点缀的山石,宛如一幅浓缩的山水画卷。
近年来,阳春市岗美镇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生态治理多条路径,打造出一批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活力的庭院样板,为绿美乡村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