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费用 银行 车辆 公司 企业 万元 价格 自己的

念好“科技经” 种出“致富果”——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返乡大学生李旺创业侧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3:40:00    

从秦岭涌流而下的山泉,流经黑河形成了碧波荡漾的水面。黑河两岸,一望无际的猕猴桃伸枝吐绿。在陕西欧力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总经理李旺正在观察着植物根系的生长变化。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声此起彼伏。院子里,一辆辆乡村服务小黄车出出进进,工人们装卸着或袋装,或箱装,或桶装的有机生物菌肥。驾驶员倒去杯中剩水,泡杯热茶随时准备发动车辆,将满载的猕猴桃“配方营养大餐”送到农户果园。

从实验室到果园,从果园到实验室,在李旺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微生物改良土壤、促根发芽、营养调节、保花保果、病虫防控、品质管控等大量科学数据。

一千多个日夜,李旺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撒播在乡野沃土里,期待着萌根发芽,结出致富的果实。李旺的创业经历,为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树立了全新标杆。

从校园进果园——在三秦大地上绽放青春绚丽光彩

“我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是有益社会的事情,我都支持。”对于李旺放弃留学机会返乡创业,作为父亲的李小勇表现得很淡定,“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李旺从校园进果园创业的梦想,始于五年前。2020年,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的李旺,顺利考上了加拿大一所学校。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李旺,遇到了两件事:一是疫情肆虐;二是看到父亲经营企业太辛苦。

怎么办?在纠结了一段时间后,24岁的李旺下定决心留在农村,既可以减轻父亲工作负担,还可以帮助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我认为干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目前农村缺少年轻人干事创业,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人来发展产业。”李旺说,“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业生产停留在传统作务,新思路新技术是提高效益的关键,我能留在农村为果农服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出生在农村的李旺,往下扎根,向上结果。在五年创业生涯中,李旺不是带领专业团队入园技术指导,就是召集果农开展技术培训,他一步一个脚印,将公司业务覆盖到关中平原,辐射到陕南陕北。

据介绍,陕西欧力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与周至、眉县、武功、杨凌、扶风、长安、鄠邑、渭南、临潼、汉中等市区果农建立定向服务机制,服务果园面积达到30000余亩,年技术服务人数36000余人、12000余户。

谋利于耕者,造福于食者。这是欧力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宗旨,也是李旺投身农业产业不变的个人信条。

“从事农业,就得有情怀,对果园和果农负责,我们不推广无用产品,任何时候把果农的园子当自己的园子来管理。”李旺坦言,“我的目标是让果农种出好果树,结出好果子,卖出好价钱。”

五年来,李旺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有机果品这一核心,积极探索猕猴桃定制化施肥路线,大力响应国家药肥“双减”政策,坚定地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果农使用猕猴桃专属农资产品,大力普及猕猴桃作务技术,努力为果农谋求更高收益,助力果农增产增收,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猕猴桃果品。

循梦而行,芳华待灼。李旺弃学从农,致力于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李旺”这个简单朴素的名字,因与科技关联烙印在果农心中。他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在三秦大地上绽放着青春绚丽光彩。

目前,欧力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周至、眉县两个运营中心,拥有员工72名,技术服务团队8人,农资配送车50辆,技术服务车5辆。

将课堂搬田间——让新质生产力赋能果农增产增收

“果树有时候会生病,在生长中还要给予充足的营养。”李旺虽然年轻,但他对于果树科管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改良土壤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和果树生长期节点,追施生物菌肥是提高产量和果品品质的关键。”

理论上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实践也证明科学作务增加生产效益。然而,面对农村六七十岁的果农,接受新生事物仍然事倍功半。

于是,李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进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示范拉枝、修剪、施肥,心贴心交流管护常识、技术要点、种植心得,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开设互联网直播,让新质生产力赋能果农增产增收。楼观镇界尚村赵海霞是科学种植猕猴桃受益者之一。“我家种猕猴桃二三十年,过去产量总是提不上去,自从李旺技术指导配方施肥后,果树生长健壮,果品产量质量双提升。2021年,我入职欧力达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员,现在经常为果农开展技术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的赵海霞白天下地指导,晚上在抖音直播架面管理、病虫害预防、水肥施用等猕猴桃科管技术。“果农按照科学作务赚了钱,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谢谢赵老师!’这是我最欣慰的。”

在李旺看来,猕猴桃要高产,就要把握精准留枝、精准疏蕾、精准授粉、精准留果、精准施肥“五个精准”。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料,肥料含哪些元素至关重要。

“土壤好则根系发达,根系发达则树干粗壮,树干粗壮则叶体肥大,叶体肥大则果品质优。”在西安金周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千亩果园里,陕西省果业协会副会长、西北大学陈伟星副研究员对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提供营养给出答案。

据介绍,李旺与父亲李小勇一直把生物菌技术应用作为果品提质增效的突破口,聘请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果协以及高校专家教授等一批高级顾问,攻克生物技术壁垒,经多方合作完成定制的弱园复壮A、B有机水溶肥、速溶轻特优平衡型、高磷型、高钾型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系列肥料。

人才梯队建设,解决了技术难题,微生物菌肥研发应用,提高了果品产量。眉县慧丰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妮娜告诉记者:“过去我种了1.6亩猕猴桃,一年采摘3000斤,按照欧力达公司指导作务下,现在产量达9000多斤,每亩增收1万余元。”

以果为业,因果而富。眉县汤峪镇屈刘堡村任妮娜先行先试,僵弱果树次年生长健壮,枝旺叶肥,打破了丰产纪录。在任妮娜示范带领下,全村200余户抱团成立了合作社,精心打造了1000亩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

向绿向新而行——以共富方程式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发展绿色食品,是现代农业永恒的主题。早在上大学时,李旺看到周边超市新西兰佳沛猕猴桃15元一个。他就在思考,本地猕猴桃为啥才买三五块一斤?

“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果品,解决农药和肥料无残留、无污染,是保障舌尖安全的前提。”在实验室里,李旺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我们根据果树生长需求,定制出复合型氮磷钾水溶肥,添加有机质、微生物,在满足果树正常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前提下,同时兼顾改良土壤,提高果树在逆境中生长能力。”

向新而行,向绿而生。配方施肥不仅解决了果树营养问题,而且培育出优质果品,卖上了好价钱。李旺在科技推广与运用中,以共富方程式解开了乡村振兴密码。

“前些年肥料市场五花八门,我觉得李旺很敬业,人也诚实厚道,就用他定制的菌肥在自己果园做试验。到第二年四月,芽子饱满,枝干发旺,产量创下了历史纪录,价格也由原来的每斤2.7元涨到3.5元,如今11亩地每年有17万元收入。”提起弱树治理、黄化治理,任妮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配方施肥,精准留枝,抹芽摘芯……农户找到了科学作务的“金钥匙”,企业同样打开了制约果品质量“一把锁”。

西安金周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成立晚、起步高的果品公司。2023年5月,该公司流转果农猕猴桃园1800亩,致力于打造瑞玉、翠香、徐香、金福等认证果品。

两年来,西安金周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沿着产业含“绿”、发展含“金”的思路,生产的猕猴桃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安海关“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周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猕猴桃地理标志标识“授权书”。

“农户种植急功近利,只重产量不重品质,果园干叶病、枯叶病蔓延。”西安金周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少甫说,“用了李旺调制的适应猕猴桃不同生长期的配方肥料,树体发芽健壮,叶子肥厚,光泽度好,优果率高。目前,我公司的猕猴桃每公斤售价达到29.9元。”

据了解,周至县有70余万亩耕地,其中猕猴桃种植达40万亩以上。在现有猕猴桃果园中,由于果农粗放管理,缺乏技术支撑,形成了30万亩弱园、低产园,导致了有园增收难,出力不赚钱的现象。

“针对农村目前缺少青壮劳力,无人种植猕猴桃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与村集体签订流转果园合同,采取群众就近务工,为村集体和农户分红的利益共享模式,让弱化的果园‘枯木逢春’。”李旺掷地有声,“未来几年,我们将新技术、新方法普及到千家万户,持续念好‘科技经’,种出‘致富果’,走深加工之路,提高果品附加值,让更多农民群众从种果中实现增收致富。”(张宏 叶瑛)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