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黄海旋 薛丽珠
【开栏语】
大鹏新区是深圳知名侨乡,承载着无数大鹏海外侨胞与港澳同胞远赴海外寻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记忆。他们之中,许多人选择了餐饮业作为异国他乡的立足之本,凭借卓越烹饪技艺与不懈奋斗,不仅在当地稳固事业根基,更将大鹏独特餐饮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为了深入发掘并传承这份宝贵的华侨文化,进一步深化大鹏侨史研究工作及“四书一图”成果,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在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开辟“大鹏味·家乡情”——侨港食味记栏目,敬请垂注。
【人物档案】
黄水娣,1951年出生,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东涌社区大围村人,美国纽约大鹏同乡会首位女主席,被誉为全美华裔妇女“巾帼之光”、当选纽约家长学生会“模范母亲”。
大鹏半岛最南端,有着一道雄奇壮观的海岸线,东西涌。这里既有火山锥、火山柱、火山穹丘等丰富多样的地貌,又有细软绵延的黄金沙滩,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国内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
74岁的黄水娣与78岁的丈夫钟仕庭正好来自海岸线的两端,东涌和西涌,颇有点“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意境。上世纪60年代,两人都从偏远的东西涌考入大鹏华侨中学,相差3年,却没有机会同窗,更无从相识。
两人的缘分绕过了大半个地球,于1975年在美国纽约开始,一牵手就是50年。
向大海“讨”口饭吃
“天道酬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却是至理名言。”黄水娣与钟仕庭回忆起走过的路,发出这样的感叹。
两人少时,东西涌交通极不便利,去大鹏华侨中学上学,来回要步行8小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条崎岖的山路,钟仕庭坚持了6个月,却因家中实在太贫困而放弃,转为南下香港打工。瘦瘦小小的黄水娣,一走就是3年,“第一年,我还有几个伴跟我一起来回,结果越走人越少,到了初三就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坚持。”
“勤力”的人也不至于饿肚子。当时,十几岁的少年都要下海捞海胆、摸螺、捕鱼……向大海“讨”口饭吃,帮补家计。“每天早上起来,家里会有一锅粥,饿了就喝两口,白米饭很珍贵,酱油更珍贵,要是有酱油捞饭,小孩子就开心得不得了。”钟仕庭说,新鲜鱼并不常有,有时家里会有些鱼干,蒸好了挂在高高的竹篮里。
一口鱼干已够干掉一整碗粥。
钟仕庭一直将“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希望通过一双手打拼出更好的日子。1969年6月23日,当海员的钟仕庭有了第二个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来到了美国,“旧时听到人家说美国是‘金山’,我很想去闯一闯”。
可当时一句英语也不懂的钟仕庭,只能窝在唐人街谋生。当时,唐人街似乎早为男人和女人定下了不同的职业规划,“男人做餐馆,女人做制衣厂”。
23岁的钟仕庭在一家名叫和兴饭店的餐馆开启了“金山”打工之路。
大鹏人的发明成就中餐馆必备菜式
1975年,黄水娣的父亲黄金联申请她和弟弟黄伟星移民美国,一家团聚。
24岁的黄水娣是大鹏华侨中学毕业生,有文化,文静贤惠。她一到纽约,就如同一枚小石子引起大鹏华人圈的“小涟漪”。“当时竞争好激烈。”钟仕庭回想起这段往事充满了感恩之情,要知道在纽约的大鹏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典型的男多女少。美国纽约大鹏同乡会于1919年成立,原名“美国纽约大鹏慈善会”,由原籍大鹏半岛(现大鹏、南澳街道)地区的华侨华人组建,是纽约华埠传统侨团,也是中华公所60侨团之一。
至于为什么会在芸芸追求者中选择钟仕庭,黄水娣说是因为他勤劳踏实,人也机灵。其实,这里还有一重关系,黄金联当时在纽约大鹏同乡会担任总务主任,认识钟仕庭的大伯,大伯强烈推荐自己的侄子。有了这层关系,钟仕庭才得以入“准岳父”的法眼。
这一家人与纽约大鹏同乡会之间的关系有多密切,容后再表。
这一辈子,钟仕庭凭着“勤”赢得了人生一个又一个机遇。在和兴饭店,钟仕庭为了多赚点钱,选择了打夜工,从下午6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6点。钟仕庭眼里特别有活,餐馆的几个股东感叹“最近茶壶怎么这么干净”,发现原来是这个小伙子默默擦洗。从打工人,做到管账先生,再到股东,他在和兴一做就是15年。
大鹏人在纽约唐人街不仅开餐馆、做餐馆,还有不少当大厨的。“如果大鹏人哪天集体不上班,纽约的中餐馆就不用开门了。”钟仕庭笑着说。
当年,和兴大厨钟来福,也来自大鹏,跟钟仕庭一样是西涌西贡人。钟来福以猪肉丝、鸡蛋丝、绿豆芽、咸酸菜,加上鱿鱼丝、虾仁,炒出了一道招牌米粉,甘香入味,配菜还能根据时令变化,广受欢迎。“因为钟来福是大鹏人,所以他就给这道菜命名为‘大鹏炒米粉’。”钟仕庭说,直到现在,大鹏炒米粉仍是美国中餐馆的必备菜式。
大鹏当地餐馆尽管都会有鱿鱼丝为炒米粉提鲜,但餐牌上找不到这道“大鹏炒米粉”,但它却名扬海外,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33年“金海情”与客人成为朋友
1976年11月1日,这是一个让平时记不清日期的钟仕庭终身难忘的日子,两个年轻人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一年,两人的爱情结晶——钟子威诞生了。
1980年3月12日,黄金联带着黄水娣、黄伟星姐弟俩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创办了金星餐厅。1983年,和兴饭店约满到期,不再继续营业,夫妻俩面临人生交叉点。
黄金联让女儿、女婿一起到费城共同经营金星餐厅。在制衣厂打了7年工,黄水娣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要学会收银和接听电话,内心充满了忐忑。人有时真的是要逼自己一把,黄水娣不仅学会了英语,还学会了开车,“我很感激父亲和弟弟对我的提点和帮助”。
1992年12月,夫妻俩在费城开了一家金海餐馆,一做就是33年。“跟唐人街不同,我们餐馆90%以上的客人都是西方人,所以对英文的要求更高了。”黄水娣说,夫妻俩从菜单开始学起,在菜名旁边用拼音和中文标注出来,遇到不会的就向儿子请教。儿子钟子威在美国出生长大,英语水平自然很好,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更难得的是他从小空闲便到餐厅帮忙,下单、收银……什么都做,锻炼出了强大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金海餐馆除了保留了大鹏炒米粉这道菜式外,更有一道几乎客人必点的招牌菜——左宗棠鸡。左宗棠鸡是特色湖南菜,以鸡腿肉为主要原料,搭配干红辣椒炸香油锅,加入芥兰、洋䓤、甜、酸、辣胡水一起炒,出锅即可,外酥里嫩,色鲜味美。
“大鹏炒米粉和海鲜炒面都是我们一家的最爱,除了我儿子,我孙女钟心懿都很喜欢,他们来费城,金海的厨师都会给他们做。”黄水娣夫妻俩做了大半辈子餐厅,却不太会烹饪,但他们对待客人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好多客人已经成了我们的朋友,有的小时候就来吃,现在已经30多岁,又生了宝宝还来金海吃。”他们说,金海好比他们的寄托,每天早上9点半出门,晚上9点关门回家,已成为日常。
“感恩”也代代相传,钟子威一直学业优异,七年级和十一年级都拿过全宾夕法尼亚州数学成绩第一;还谦逊有礼、懂得感恩,为母校哈佛大学捐款,并以父母之名命名了一间课室。1996至1999年,钟子威两度当选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热情帮助了不少初来乍到、对环境还不熟悉的中国留学生。
黄水娣也因此被纽约市华人家长学生联合会评为“模范母亲”,并获得全美华裔妇女 “妇女精英 再创辉煌”“巾帼之光”等多项荣誉。
一家四口先后担任同乡会主席
黄水娣一家与纽约大鹏同乡会关联密切,父亲黄金联(1990至1991)、丈夫钟仕庭(2008至2009)、黄水娣(2012至2013)和弟弟黄伟星(2020至2024)都先后担任过同乡会主席。
2012年,黄水娣当选为纽约大鹏同乡会百年历史上首位女主席(任期2012年至2013年)。她在任内推动了不少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团拜春茗不再收费,每年春节后,纽约大鹏同乡会都会在纽约5家酒楼大摆筵席,邀请2000多名会员相聚。过去,这项活动是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的,但在黄水娣担任主席时,经过核算及与同乡会理事的商议,不再收取任何费用,而是由同乡会的租金补贴。
曾获得全美华人歌唱大赛冠军的钟子威,在钟仕庭和黄水娣任职主席期间,都抽空参与同乡会春茗,现场献唱,2013年还为同乡会老人捐出1000元美金“生果金”。为了参加活动,钟子威从三藩市搭乘6小时飞机飞往纽约,并于演出后再搭乘夜机赶回三藩市,第二天照常上班。
“其实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前辈为同乡会积攒下一栋5层楼高的物业,我们可以依靠租金来补贴这些活动费用,还能为一些年长会员提供一些免费服务,例如每个月1号的免费饭菜,每个月15号的免费茶点。”夫妻俩骄傲地表示,纽约大鹏同乡会在美国的华人社团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排名前三。
黄水娣还开创了一项先河,当任主席带领同乡会会员回乡考察访问。2012年,时任主席的黄水娣带领40余位同乡回到大鹏新区,“那时,大鹏新区刚成立不久,同乡会一行回来就受到了新区、各办事处和社区的热情款待,让我们这些侨胞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
在黄水娣的带领下,纽约大鹏同乡会的乡亲们集腋成裘,为推进家乡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汇聚力量,捐款重建东涌天后宫,参与资助大鹏南澳龙舟队前往马来西亚参加国际比赛,捐建西涌小学、大鹏王母老人活动中心、东涌大围黄氏宗祠等,“我愿尽我所能,凝聚更多热心乡亲的力量,力所能及地为家乡、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一点心意”。
【讲饮讲食】
黄水娣、钟仕庭夫妻每次回到大鹏新区都要品尝这里的小吃,濑粉仔让她至今念念不忘,他们也很爱这里鲜美的海鲜,尤其是一道时令海鲜烹饪而成的豉油皇吹筒仔。黄水娣推荐一家故乡地道餐厅,她首推“金浪海鲜全海景餐厅(海贝湾店)”,那里的“豉油皇吹筒仔”,选用现钓的本地吹筒仔,吹筒仔的鲜美与豉油皇堪称绝配,都能多吃两碗饭。
【大厨私藏】
大鹏炒米粉
食材:米粉、大白菜、绿豆芽、鱿鱼干、咸酸菜、虾仁、鸡蛋、叉烧、葱
做法:
1、先将鱿鱼干浸泡充分后,切成丝备用;
2、米粉提前两个小时泡软;
3、鸡蛋下油锅炒好切丝;
4、叉烧、鱿鱼丝、虾仁下锅炒香,加入其他配料一同炒香;
5、放入米粉调味炒好后起锅。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