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8日讯大学之于城市,增添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书卷气息,更是意气风发的奋进力量。
济南,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是山东省的省会,更是一座学术氛围浓厚的教育之城。据不完全统计,济南拥有50多所高校,占全省高校总数的20%,形成了“双一流引领、应用型支撑、职教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强省会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在这里,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性大学,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济南高等教育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版图,章丘云集了山东财经大学、齐鲁理工学院、山东警察学院等高等院校,在校师生16.2万人,加上正在建设的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空天信息大学,以及签约落地的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高校数量达15所,在校地合作中正朝着双向赋能、共谋发展的方向迈进。
近日,章丘区校地合作联席会召开,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与十余所高校负责同志欢聚一堂,回望校地共生的“来时路”,走好校地共荣的“当下路”,坚定校地共进的“未来路”,携手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
章丘大学城规划建设起步于2003年,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省内重要的高等教育和产学研结合基地。
如今,经十东路、世纪大道等主干道连接济南主城区,地铁8号线通车后,将进一步提升通勤效率。和谐广场、文博中心、体育场馆等配套设施趋于完善,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齐鲁理工学院等院校各具特色,形成了多层次教育体系,为科技创新、区域消费、文化活力注入了青春动力。
高校对城市最深刻的塑造,莫过于成果转化和文化滋养。以经十东路为主轴的齐鲁科创走廊和以世纪大道为主轴的智能制造走廊,布局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区,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基地;作为“双一流”高校的新校区,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将带动区域学术和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开放包容的课堂、类型多样的讲座、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与章丘深厚的文化底蕴、澎湃的发展动能交相辉映,共同描绘出一幅融合发展、鱼水情深的美好画卷。
校地一家人、一家亲,高校与章丘正实现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在科技支撑上,山东财经大学与圣泉集团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山东技师学院为文祖、普集等街道提供无人机农田植保、安全巡检。在社会服务上,山东警察学院藏蓝讲习团到中小学开展思政宣讲活动;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去年组织动员学生15000余人次参与章丘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引领示范上,齐鲁理工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实现了我省全国党建示范高校“零”的突破……一个个合作协议的达成,一项项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
绝大多数情况下,高校与城市都自成一体,但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大学自落地伊始,就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践证明:只有深化校地合作、加强协同创新,才能实现高校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驻章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拥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能手及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1100余人。章丘将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向大学授权,为人才松绑,共同完善引进人才支持、保障和服务机制,继续强化“科技副总”“企业发展顾问”等“一人双岗”做法,建好用好大学这棵“梧桐树”,吸引更多人才“筑巢引凤”,带动章丘打造成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企业接受院校师生实践学习、院校对企业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双向交流制度,实现校企双赢。
驻章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章丘将针对留章就业面临的矛盾问题,加强供需对接和政策直达快享,围绕企业所需、毕业生意愿及高校优势,更精准、更务实地组织毕业生招聘活动,发动更多本土企业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开展“进校园”“访企拓岗”系列活动,组织高校与企业开展实地互访,加强毕业生与企业的了解,为毕业生留章提供更多机会。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融入城市、获取发展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章丘将与高校在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共建、行业智库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主导,推动高校发展与我区产业规划高效衔接,让高校的智力资源和学科优势在章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
高校与城市相互需要。城市的蓬勃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创新动力、成果转化。校地融合得越好,往往就意味着更好的机遇、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未来。
驻章高校主动拥抱章丘发展,主动融入建设现代化强区总目标,主动服务章丘产业发展,依托自身办学特色、发展优势,与章丘深度“捆绑”:山东财经大学将在高端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与推广、公众教育和培训等领域,与章丘区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章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齐鲁理工学院将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材料化工等领域集聚人才,提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继续加强与国家级明水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面向“十五五”,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实施“三维突破”战略,助力济南市建成全国产教融合示范新高地:在市域深化层面谋划建设产教融合大数据平台,实现人才供需智能匹配;在省级拓展层面,打造跨域共享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在国际突破层面,深化与小米集团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同步拓展“一带一路”职教网络……如今,校地融合的层级更高、力度更大、宽度更广。
支持高校发展,是为城市未来投资、为城市未来蓄能。章丘深知其中的道理,并聚焦“人才利用、就业创业、科技合作、规划建设、校园安全、文化交流”六大重点任务,推出了一些富有实效性的措施: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服务协调,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教育教学、学科发展、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开展“高校学子看章丘”、大学生歌唱大赛、第三届驻章高校篮球联赛、驻章高校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等文体交流活动,组织高校毕业生精准对接招聘会;创新布局大学生文化消费、商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把大学生的消费潜力激发出来;协调山东财经大学就金融、大数据等优势学科开展深度对接;组织由高校、相关部门、企业共同参与的校地合作创新发展大会;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化工等产业领域深入开展务实合作……
未来,章丘校地合作发展之路必将有更多期待,也一定会结出更多硕果。(通讯员 孟凡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