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三个原因,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
一是日寇侵略,红军被迫北上。
1931年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这一重大时刻,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组织,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工农红军作为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做出了战略调整。
抗日救亡这个时代背景成为直接影响长征决策、长征进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也是在这一年,钱穆的侄子钱伟长考上清华大学,得知日本侵略中国,决定弃文从理,他说,国家的 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要学习制造飞机大炮!
河北定州人张寒晖创作了《松花江上》,最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二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左倾冒险主义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遭受重创,中央苏区越来越小,为保存实力,被迫战略转移。
三是考虑重开革命新局面。
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
毛主席认为,红军突围长征不是消极的逃跑,而应是积极的行动,其基本任务:
一是为了保存主力红军的有生力量;
二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以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
三是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继续逐步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
所以有了于都集结,于都人民送亲人远征,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10日晚,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瑞金挤满了十里八村的群众,他们是赶着为即将转移的红军送行的,队伍里有他们的儿子、丈夫和兄弟。《十送红军》就是说的于都集结,送亲人参见长征,送行的场面。
87年后的今天,天津,各大高校,各医院,各企事业单位等,凌晨发出驰援津南的冲锋号,清晨集结完毕,驰援津南。他们用用汗水与奉献、赤诚与无悔,书写着“津城担当”。在阻击奥密克戎的战场上,谁都不是局外人:从一筛到三筛,积极报名社区志愿者市民,甚至都抢不上,需要“秒杀”;市民积极配合,以“哏都”风格乐观地面对苦难,戮力同心,守望相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想起基辛格的一句话,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他们就是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没有人生来勇敢,
正因为需要,
他们才选择了逆风前行。
心存美好,
总将走过寒冬,
迎来充满希望的春天。
已是隆冬时节,春天的脚步越发近了。正如一位津南志愿者在朋友圈所写:“愿乞得胜日,归家正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