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小琴
2025年春日,一部豆瓣9.6分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如飓风般席卷全球。剧中"明年一起去张家界看落叶"的浪漫邀约,不仅让观众为剧中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落泪,更意外撬动了韩国乃至全球游客的旅行神经。这场"影视+文旅"的破圈联动,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了山水景观从地理坐标到文化图腾的密码箱。
张家界的秋叶,在剧中被赋予"苦尽甘来"的象征意义,成为承载爱情与希望的情感载体。这种艺术化的转化,暗合了韩国社会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传统。韩国人素有"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的谚语,登山文化与孝道传统的交织,使张家界成为中老年游客心中的"人生必去之地"。剧中台词恰似一把钥匙,唤醒了韩国人集体记忆中的文化基因。
更深层的文化密码,藏在中韩两国对山水精神的共通认知里。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与韩国人崇尚自然、热爱登山的文化基因高度契合。联合国原秘书长潘基文曾感叹:"张家界是地上最高绝景",这种审美共识为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当剧中主角在天门山玻璃栈道许下承诺时,韩国观众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对生命坚韧的礼赞。
张家界与韩国的渊源可追溯至2004年韩剧《九天半》的取景合作,但此次《苦尽柑来遇见你》的破圈效应更为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游客结构的变化:从传统的"银发孝道游"向"家庭游""情侣游"转变,60岁以下游客占比突破50%。
这种转变背后,是张家界文旅部门的精准施策。加密直飞韩国航线至每周近30班,覆盖首尔、釜山、济州等6个城市;景区内500余块韩文导览屏实时更新路线,200名持证韩语导游提供深度讲解,甚至推出韩式暖炕房、泡菜石锅拌饭等定制服务。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旅游便利度,更在心理层面营造了"第二故乡"的归属感。
面对剧集带来的流量红利,张家界文旅部门展现出敏锐的市场嗅觉。4月2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向剧组发出双语邀请函,强调"四季皆是特效大片",将剧中"明年"的约定转化为即时行动号召。与此同时,网友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张家界含'韩'量惊人"的旅行见闻,形成"民间种草+官方助推"的传播闭环。
这种互动甚至超越了文旅范畴,成为跨文化对话的范例。剧中济州岛奶奶吐槽"济州岛没有梁宽植这样的男人",张家界文旅幽默回应"希望结局是宽植带爱纯在张家界挑发卡",既呼应剧情,又强化了目的地的情感关联。更值得关注的是,张家界通过"百名网红带你游桑植"等活动,构建起"专业创作+UGC互动"的传播矩阵,实现全网话题阅读量破1.2亿次。
张家界的成功绝非偶然。其世界自然遗产的独特地貌是基础,而20年深耕韩国市场的积累才是关键。从2010年代起,张家界便通过旅游推介会、短视频平台合作、免签政策等,逐步构建起"韩国人第二故乡"的认知。2024年,张家界入境客源地达183个国家和地区,较历史峰值增加50个,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6.3%。
这种长效运营体现在多个维度:政策层面,10天过境免签政策、30分钟便捷通关、外币兑换机全覆盖;服务层面,韩语急救团队、刷护照通行、外卡支付支持;文化层面,将孝道文化融入营销,推出"孝顺父母,就送他们去张家界旅游"的广告。这些举措形成了"政策开放-文化适配-服务升级"的完整生态链。
《苦尽柑来遇见你》与张家界的联动,为文旅产业提供了经典范式,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剧情中的情感载体,如张家界秋叶成为"苦尽甘来"的象征,赋予其超越地理的文化意义。针对目标客群定制服务,从语言支持到航线布局,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借势影视热度,但更依赖长期品牌建设。张家界20年持续投入,通过政策、服务、文化三重维度构建竞争力。
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揭示了文旅产业的终极竞争力,当自然奇观与人文价值形成共振,当技术创新与文化叙事深度耦合,旅游目的地就能超越地理边界,成为文明对话的新空间。正如剧中爱纯的诗最终被发表,张家界的故事,也在亿万游客的脚步中续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