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费用 银行 车辆 公司 价格 企业 万元 自己的

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对全球造成哪些冲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32:00    

(本文作者赵伟,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北京时间2025年4月3日凌晨,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关税具体内容:

1)对华关税方面:白宫表示对中国大陆征收的关税是在现有 20%关税的基础上征收的,这意味着对中国的实际关税税率为 54%,该政策高于此前市场10%的中性预期。

2)对等关税方面:对等关税将于本周四(4月3日)执行,但是关税不会是“完全对等的”。 整体而言,综合美方税率差异与双边贸易规模,对等关税受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34%)、欧盟(20%)、越南(46%)、日本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3)增值税关税方面:此前的口头沟通中,特朗普表示将会就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本次讲话中未提及增值税关税问题。

4)特定品类方面,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将于4月3日生效。此前口头沟通当中,特朗普重点关注汽车、芯片、农产品与药品等行业,其他行业关税政策将另行公布。

回顾此前第一轮全球贸易摩擦后,美国对中国大陆加权关税税率达12%,2025年2月及3月,特朗普共主张对中国大陆加征20%的额外关税;对等关税宣布后,截至北京时间4月3日6点,美国对中国大陆加权关税或将升至66%。中国大陆对美国加权关税税率为17.1%。中国已向 WTO 提起诉讼,欧盟拟启动反制措施。

后续需关注谈判进程和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

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包含“三大目标、三大措施”。

三大目标分别是:目标包括纠正不公平贸易、增加关税收入、强化谈判筹码,同时保护美国主权与经济安全。三大措施可分为三类:全球对等关税;国别关税;行业关税,旨在取代补贴型产业政策。三类关税同步实施,但此次美国将钢、铝、铜、金、汽车等产品关税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

短期看,关税摩擦将加剧美国滞胀风险,药品、服装、汽车价格受冲击。加征关税主要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而非美国通胀的持续抬升。美国核心PCE通胀当中,约6%是直接进口项目,药品占0.74%、服装0.62%、新车占0.49%;从国别看,中国占1%,墨西哥占0.38%,越南0.35%。

中长期,关税摩擦将加剧美国衰退风险。借鉴历史经验,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关税提高了20%,到1932年,平均关税率已攀升至近60%。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贸易争端加剧;二是加速美国衰退,CPI增速从1930年4月0.6%降至1931年11月-10.4%。

后续需关注谈判进程和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近期,在美国经济数据转弱等催化下,美元指数走弱、美债利率下行,美股下挫。若关税进一步超预期,需关注美国经济转弱风险及美联储的政策响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