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费用 银行 车辆 公司 企业 万元 价格 自己的

外贸行业:重新核算成本 积极适应新形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7:52:00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面对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国内部分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公司正在积极适应新形势,跨境电商卖家开始核算新的成本,并试探性提价。随着包税运费不断提高,一向催着客户发货的货代公司,这几天也开始劝客户“理性发货”。

产品货值较低的外贸商,在与美国客户的交易中溢价能力较弱,易受关税冲击影响。不过,或许是由于部分美国批发客户暂缓了订单,消费者转到线上去购买,反而让一些跨境电商卖家的订单有所增加。

“我们最近订单没有下降,反而还上涨了一些。”亚马逊卖家王敏(化名)对记者表示,亚马逊卖家在美国的正常库存通常是2个月的销量,目前卖的货是2个月前发出的,并未包含关税,因此在美国消费者端的涨价还不太明显。

但是,随着关税影响落地,4月10日之后发货的商品,都需要重新核算成本,根据新的成本调整定价策略,再以新的订单量来确定合理库存。

“涨价是肯定的,问题是涨多少。这需要时间来测试。”王敏说。消费端对于产品涨价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目前他对一款产品尝试性涨价了6%,订单量暂未受到影响,但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涨价除了估计消费端的接受度,测算自己的成本之外,还要观察其他卖家的跟进程度。

在形势未明朗之前,王敏选择保守一点。他正在将备货计划往后拉,在接下来几个月备货也会适当减少。

“近两个月是重要的价格测试窗口期,因为海外仓内还有一批存货,成本比较低。如果价格上涨导致订单下滑得太快,算下来整体亏本的话,就不能做了。”王敏说。

由于不少外贸企业是委托货代公司办理双清保税,因此关税上升体现在运费里。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多家国际货代公司已于4月10日下午向外贸企业发出上调运费的通知,因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对所有美线海运非自税渠道(即保税)的客户,每公斤运费加价幅度在3.5元左右。4月2日以来,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不同货代公司的美线海运保税价格从每公斤4元至6元,上涨到9至15元,上涨幅度超100%。自税(自主报税)的企业不受影响,关税由企业另行承担。

“一觉醒来,美线运费又涨了。”深圳一家排名靠前的货运代理公司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们现在是劝客户延迟发货,尽量先等等。”另一家货代在通知中表示,因为关税政策未来不确定性较大,劝客户“理性发货”。

各方都在想办法。4月11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帮助外贸企业转内销。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建议,针对受美国加税冲击严重的机电、纺织、跨境电商等行业,建议设立6000亿元外贸企业纾困基金,提供1年期贴息贷款及汇率避险工具。对于跨境电商企业,可试点海外仓直邮包裹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降低物流成本15%左右。

王敏认为,此时的补贴对一些外贸企业很重要。他还希望,政策预期能尽快明朗,“只要成本算得过来,生意还要照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