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一首唐诗,演绎了一段千古绝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0 10:21:57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自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崔护一生只留存6首诗于世,以这首最为经典,并且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崔护,原本是贞元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即使偶尔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

话说那一年清明过后,崔护赴京赶考,遗憾的是名落孙山,铩羽而归。但年轻气盛的崔护并未气馁,反而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多多游历大好山河,于是他就沿着长安街信步往城郊走去。

时值晚春,杨柳花飞、莺啼燕叫,崔护一路漫行,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便欲寻一乡野人家歇脚,顺便讨口水喝。

可此处已是荒山野岭,只有一处农家院坐落在山脚之下,掩映在一片桃花之中。崔护颇为好奇,在此荒僻之处,竟有如此桃源,所以就加快了脚步。

临近农舍,崔护才发现眼前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人间仙境。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

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中纳闷:到底是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举目望去,门板上有一行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赫然写着: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崔护自诩博才,却也被这首诗的意境所折服,于是好奇之心就更加浓厚。就在崔护品诗之时,一位妙龄少女落落大方地从房中走出,手中托着茶盘,与他会心一笑,婉声说道:公子路过此地,想必也是有些口渴,不妨小憩片刻,饮些薄茶。

崔护自幼不善与人交往,眼前这位姑娘更是生得超凡脱俗,秋波盈盈,不施粉黛,却比桃花还艳,所以看得一怔,两鬓绯红。

但饱读诗书的他倒不至于失礼,很客气地接过茶杯,便于姑娘攀谈起来。姑娘似乎不愿透露姓名,只是淡淡地回答: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

随后,崔护随绛娘游览了桃源,崔护虽是远乡之人,家世却也不弱,一看便知这家颇有些背景,猜想是出于无奈才隐匿于此。

恰巧绛娘的父亲远行未归,崔护又受漫山的桃花影响,不禁诗兴大发,吟到“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处,才觉得有些不妥。

但话已出口,他忍不住望向绛娘,眼中尽是柔情。

绛娘也是饱读经书,刚刚门板上那首诗,就是出自她手,所以自然是明白崔护的心意的。但父亲不在家,孤男寡女不合规矩,所以她只是浅笑,未予附和。

崔护反应过来也觉唐突,又兀自游览一番后,便向绛娘辞别,途中还时不时回头张望。

说时迟那时快,一晃就到了次年开春,崔护回到家后,脑海里全是绛娘倩丽的身影,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赴长安去寻觅她,并做好了告白的准备。

遗憾的是,等他到达长安南郊时,那里已经物是人非,桃花依旧,伊人不在。

失落不已的崔护站在院落前,呆呆地望着门上生锈的铜锁,良久掏出笔墨,在门板上写下了《题都城南庄》这首诗。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为千古名句,深深体现了崔护此时此刻的无奈心情。

但崔护不死心,几番打听,终于寻得绛娘和他父亲的新住所,只是尚未等叩门,便远远听见传来哭泣的声音。

崔护心中一紧,不知发生了什么不测,正在揣度之时,屋内走出一位白发老者,他盯着崔护问:你就是崔护吧?

崔护一头雾水,只能机械点头,没想到老人直接抓住他的手说:原来就是你害死了我的女儿啊!

这番话更让崔护心生不安,但还是耐着性子小心询问,这才得知,原来他走之后,绛娘因思成疾,茶饭不思,竟然病倒了,此时已经没有了气息。

崔护知道真相后伤心不已,奔到内室抱起绛娘大哭,不知道是他的真情感动了上苍,还是绛娘听闻他来后精神大震,竟然醒了过来,之后经过崔护细心的照料,很快就痊愈了。

在绛娘处住了几个月后,崔护返回家乡,向父母禀明实情后,就将绛娘迎娶过门。遗憾的是,绛娘的父亲不愿随往,依旧隐居在桃花林中。

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猜想绛娘的父亲早前应该也是一位高官,不知犯了什么错,才不得不隐姓埋名,携绛娘居住于此。

之后,在绛娘的帮助下,崔护考取了功名,并官至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崔护和绛娘一生恩爱,直至白头,所以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佳话。

自然崔护这首诗,也成了千古经典,经久流传。

后人用“人面桃花”来形容男女邂逅钟情,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桃花缘”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已经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戏剧,深入民心。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