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请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审计的财务报表项目或业务过程。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估,包括审查相关文件和记录、了解内部控制环境等。
制定审计计划,包括确定审计时间表、资源需求、人员分配等。
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估,包括审查相关文件和记录、了解内部控制环境等。
根据初步了解的结果,确定具体的审计程序,包括采样方法、测试程序等。
执行审计程序,包括收集证据、进行分析和测试等。
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行为。
根据审计结果,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和建议。
跟踪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确保建议得到落实。
根据编制的程序表、明细表、汇总表和测算表等,列示审计所需要的资料清单,或者从公开渠道了解相关的信息,汇总形成审计底稿。
专项审计报告根据申报文件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申报文件明确要求专项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报告基本应当涵盖相关的文件描述、企业和相关的基本信息、申报条件、审计情况和审计结论等部分。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用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报请审计的完整流程,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