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房屋,也称为违法建筑或违章建筑,是指 未取得拟建工程规划许可证(原址、选址建房意见书),在规划区以外建设,违反《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
具体来说,违规房屋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即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并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物。
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物。
擅自将住宅转变为经营性房屋等。
临时建筑建设后超过有效期未拆除成为永久性建筑的建筑物。
通过伪造相关材料向主管部门骗取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物。
违规房屋的主要特征包括:
不合法性:违章建筑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原则上不赋予当事人所有权,不能依法进行产权登记,在遇到征地拆迁时也无法获得补偿。
侵占公共空间:违章建筑可能侵占安全通道和非法占用耕地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
破坏生态环境:很多违章建筑还隐匿在合法建筑里面,破坏生态环境。
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城市风貌:违法建筑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坏了城市风貌,制约城市健康发展和城乡规划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对于违章建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责令停止建设。
限期改正,并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如果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则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因此,建议相关当事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进行违规建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