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是否收监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进展情况和法院的最终判决结果,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以下是可能收监的几个关键时间点:
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如果认为需要判处实刑,可能会通知犯罪嫌疑人做笔录。若最终量刑建议为实刑,则犯罪嫌疑人会被直接收监。
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如果法院认为被告人存在判处实刑的风险,可能会在庭审过程中直接将其收监。
在法院宣判时,如果被告人被判处实刑,则会被当场收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若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则必须立即解除取保候审。
若在取保候审的十二个月内,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判尚未完成,并且未发现被取保候审者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则通常不会收监。但如果案件在期限内完成,并且法院做出有罪判决,则可能需要收监。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后是否收监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判决来决定。建议被取保候审者密切关注案件的进展,并在出现任何可能收监的情况时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