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核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核查所有应入账的收入是否都已入账,特别是往来款项中是否存在应确认为收入却未入账的情况。
核查成本结转与收入是否匹配,是否存在多结转成本的情况。
核查销售方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其经营范围,以及购买方收到的发票是否为其日常经营所需。
核查双方签订合同的具体内容,查看是否存在异常交易。
查询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账簿,核对同一笔交易的入账情况,确保购买方和销售方的账簿内容一致。
以结算方式为切入点,核查银行卡及现金的流向,查看是否存在不真实的资金流动或资金异常回流的情况,以及双方资金流是否一致。
税务人员通过对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发票信息等资料进行书面审查,例如核对企业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计算是否准确,发票开具和取得是否合规。
税务人员直接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货物存放地等进行检查,查看企业的生产设备、库存商品等实际情况,核对账实是否相符。
税务机关利用税收征管系统以及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对纳税人的信息进行比对,例如将纳税人申报的收入数据与银行账户流水进行比对。
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
核查企业是否符合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享受税收优惠的程序是否合规。
预提费用是否合理,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是否正确。
会计账簿和凭证是否完整、真实,是否存在账外账、两套账的情况。
关联交易的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以避税的情况。
计提项目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多提情况存在(特别是与工资有关的项目);列支渠道是否正确(特别是与福利费项目有关的);按实扣除项目是否计算正确(特别是招待费项目)。
检查纳税人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的情况,遵守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的情况,以及遵守和执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情况。
这些核查内容旨在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防止偷税漏税行为,并保障税收政策的正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