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在法律上通常指的是 失信被执行人,即那些欠了别人钱却迟迟不还,并且在经债权人申诉、法院强制执行后,仍基于某些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的人。具体来说,成为“老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这包括拒绝履行已经到期的债务,并且具备履行能力但故意拖延履行。
通过这些手段来逃避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
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但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该协议。
被执行人未按照规定报告其财产情况,或者报告的内容不真实。
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仍进行高消费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如使用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手段妨碍或抗拒执行等。
一旦被认定为“老赖”,其相关信息会被公布在官方的信用网站、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及各大主流新闻网站上,对其个人和企业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会受到多种限制,如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飞机和高铁等。
因此,成为“老赖”不仅意味着法律上的惩罚,还会对其社会生活和商业活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建议债务人积极履行法律义务,避免因失信行为而陷入不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