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虫二”两字是什么意思?
虫二这两个字,据说有2个出处,一是杭州西湖湖心亭上,有“虫二”石碑,是乾隆皇帝亲题,另一处在泰山上,相传是清光绪年间刘廷桂所题。
虫二,其实并非虫二,虫字上有一撇,这并不是一个字,老百姓口口相传,便说成了“虫二”。既然没有“虫字上一撇”这个字,那泰山和湖心亭为什么又会出现呢?实际上,这是一道哑谜。
“虫二”取自风月无边,虫字上一撇,正是繁体字“風”的中间部分。風和月去掉边框,不正是“虫二”吗?风月无边,就是形容美好宜人的风景,带给人无边舒适的感觉。
乾隆和刘廷桂这两个传说,至少有一个是假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这是有明确记载的,但下江南过程中那些故事,多半是人们根据乾隆皇帝风流自负的性格加工而成的,属于野史传闻。
至于刘廷桂题字,相传是此人游泰山时,无意中撞见了山上尼姑的风流勾当,于是就写下这两个字来讽刺,当然不能太直白,于是就写了“虫二”,有人说这个题字很妙,一语双关,既讽刺了尼姑,又赞美了泰山。
很明显,这两个传说是矛盾的,假如乾隆皇帝在湖心亭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灵感所致,提下“虫二”两个字,那么后来的刘廷桂,是万万不可能再题此二字的,这是犯忌讳的,大概率要杀头。
李白
岳阳楼有一副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相传,最先在岳阳楼的墙上,有三个隐约可见的字:一、虫、二。当地人都疑惑不解,困扰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李白来到岳阳楼上,看到这三个字,李白当即就明白了,挥笔写下上面那副对联,这个哑谜才被破解了。
这就是明显的牵强附会了,大概是为了凸显出岳阳楼的历史底蕴吧,但李白到过岳阳楼却是事实,还写过《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
唐伯虎
虫二还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和祝枝山有关,褚人获著《坚瓠集》里记载了唐伯虎一段风流韵事,说他与一个歌伎相好,于是在小姐姐家里题下“风月无边”四个字。祝枝山看到后说:这是在嘲笑你是虫二呢。
褚人获还算是个良心作者,这个故事他也是道听途说的,因此在文末还特意说明了一下。
张岱
明朝张岱,就是写《湖心亭看雪》那位大牛,他的著作《快园道古》里面也有“虫二”的哑谜,说是才子徐渭送给相好的歌伎“风月无边”四字。
这个故事跟唐伯虎的事迹如出一辙,但唐伯虎生活的年代更早一些,因此徐渭颇有抄袭嫌疑。
郭沫若
上个世纪有日本专家访华,游历泰山的时候,看到了“虫二”碑,这群鬼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请教郭沫若。郭沫若没说话,走到石碑前用手写了几笔,然后对日本人说出了“风月无边”的解释。
你看这些传说,无论真假,但都非常美好,不仅体现了古时候的文人风流,也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以至于“虫二”这两个原本没有含义的字,后来被官方认定为“风月无边”之意,形容美好的风光,使人无比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