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是因为自己有所理解。古时的文章典籍,能够称之为“学者”的人,往往为被后人尊敬的人。而时下称为“学者”的人,则有一种沽名钓誉的感觉。与古时并不一样。
查阅了一下。“学者”百度为:有广义、狭义两个方面的解释。广义的学者是,指的是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够在多数的领域提出一定的见解、表达一定的思想的人。狭义的理解,就是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的人,比如可以称之为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社会学家等。
“行者”,百度上查不出什么。解释的最多的也不过是《西游记》中的悟空的别名,以及《水浒传》里武松的别称。个人的感觉,社会上对“行者”的理解,并没有深入到里头。
我说一说我的理解。
学者,从古今两个层面上去理解。
古之学者为己。这句话在古典中经常可以见到。其中的“为己”,是“成就自己”的意思。意思是说,一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是成就自己,而不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是谋私利。而成就自己则是利益社会。
什么是成就?有个例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
有一个项目,建一所学校。一个工程负责人承包下来后,带着几十个人,用了一年的时候,将学校建成了,赚了二百万。然后,一个老师,带着另外几十个老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个故事中,那个项目负责人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是,那个带着几十个老师的校长,则是一个有成就的人。这个老师,就是成就了自己。
古时的学者,做学问的目的是“为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比如十二岁的王阳明,读书是为了“当圣贤”。十二岁的周恩来,读书是“为中华之崛起”。前面的这两位,都是对社会、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是一个“为己”的人。
然而,当下的“学者”,只是学而知之者。知之后,便坐而论之,夸而谈之,炫而耀之。一切只是浮在面上、挂在嘴上。
于是,“行者”的意思便开始明了了。
《西游记》中,悟空为行者,意思很明确:前往西天、寻如来者,其实就是在自己的心里寻找到那份境界。悟空就是己心,西游就是修心。西行取经就是“行之而已”。行之,即是修行;行者,就是修行的人。
《水浒传》中,武松也称为“行者”。武松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代表人性中的“义”。武松的出场是打虎。虎为世间之害。打虎即是除害。儒家的思想很清晰:除害,就是义之所在。纵观整个《水浒传》,武松的所作所为,都体现了“义”的思想,做的都是应该做的,杀的都是应该杀的。因此,武松称为“行者”,其实就是表达“义不容辞”、只管行之即可的意思。
留传下来的《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话:“学而时习之。”能够“学而”的人,就是前面说的“做学问”的人。后面的“时习之”,就是“行者”的意思。“学而时习之”,就是告诉我们,实践才是最重要的。知,固然是开始;行,才是我们需要做的。知行合一,就是“学而时习之”。
因此,我的理解就简单而明了:时下,学者,就是做学问的人;行者,就是将知道的道理付于实践的人。我们做的,应该是行者,而不是仅仅是学者。